【新金宝公司讯】距离2025年仅有1个月的时间,回顾近1年的国内汽车市场,价格战、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过燃油车、AI技术、智能驾驶成为了热议话题。其中,智能驾驶与AI技术融合的全新技术路径,被各个车企视为智能化竞争的关键抓手。用AI的方式做智能驾驶,是智能驾驶和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全新篇章,而理想汽车无疑成为了率先执笔的引领者。11月28日,理想汽车成为全球首家推送“车位到车位”智能驾驶功能的企业,该功能基于10月理想汽车全量推送的端到端+VLM双系统技术架构迭代而来。
理想汽车今年共发布理想MEGA和理想L6两款产品,相较于其他新势力车企,新产品数量上并不占优,但品牌销量却居高不下,至今仍未有新势力品牌在中国市场能够将理想汽车拉下榜首。尤其是9月,理想汽车不但实现了月交付量创造历史新高,同时还完成了在国内市场对三大传统豪华品牌的全面超越。除了理想L6扩大了理想汽车市场基本盘以外,另外一个销量增长的重要引擎就是“新技术”。而在新技术之中,智能驾驶的突破性成绩格外耀眼。
长期高研发投入,支撑智驾快速迭代
今年7月15日,理想汽车正式推送无图NOA功能,为传统智能驾驶方案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7月底,理想汽车就迅速开启端到端+VLM智能驾驶的千人团测试,率先实现了One Model一体化端到端模型,以及首次实现将大模型部署至车端量产芯片。仅仅时隔一个月,端到端+VLM智能驾驶便开启了万人团招募,并在发布会上宣布端到端+VLM智能驾驶已经迭代了12版模型,平均2-3天迭代一版。10月23日,理想汽车正式向超过30万AD Max用户推送端到端+VLM智能驾驶,首次实现了基于AI大模型的智能驾驶规模化、市场化的应用。从时间线上可以看出,7月到10月智能驾驶技术的迭代,与理想汽车月销量增长呈正相关。理想汽车的成功范式,为行业坚定融合AI技术树立了强有力的信心,同时也强化了消费者对新技术的信任。
理想汽车在智能驾驶领域的突破,离不开其在技术研发方面的坚定决心和巨大投入。理想汽车智能驾驶研发副总裁表示,理想汽车每年在训练算力的投入超过10亿人民币。截至目前,理想汽车的智能驾驶训练数据已经达到了26.7亿公里,并且预计到年底这一数据将突破30亿公里。同时,其训练算力也已经达到了6.38EFLOPS,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预计年底将超过10EFLOPS。无论是训练数据量还是训练算力水平,理想汽车在整个行业中都处于领先地位。这些丰富的数据资源和强大的算力支持,为理想汽车端到端+VLM智能驾驶在4个月时间内,迭代超过30个版本提供了坚实支撑。随着版本迭代,模型能力获得显著提升,截至11月15日,端到端+VLM智能驾驶训练数据量达到500万视频片段,相比7月底千人团测试,训练数据量翻5倍,模型MPI平均接管里程已经提升了3.5倍。
体验跨越式增长,逐步将智驾塑造为最强竞争力
端到端+VLM智能驾驶的创新点在于双系统和世界模型的应用,端到端模型用于处理常规驾驶行为,VLM视觉语言模型辅助端到端解决复杂或未知场景的驾驶任务。世界模型则是“幕后英雄”,负责通过重建和生成两种路径,构建符合真实规律的虚拟环境,端到端+VLM智能驾驶便是在虚拟环境中完成无数次的能力学习和测试,最终实现迭代。
理想汽车2024年广州国际车展智能发布会上,理想汽车产品部高级副总裁范皓宇表示,车位到车位是体验的跨越式增长。相比去年12月底推送全场景NOA功能时期,目前理想汽车智能驾驶累计里程已经超过26.7亿公里,提升123%。其中,NOA累计里程达到14.4亿公里,NOA里程占智驾里程的90%。意味着,高阶智驾版车型的用户对于NOA已产生充足的信任。另外一个见证理想智能驾驶飞跃的数据是“3600”。在端到端+VLM智能驾驶正式推送一周内,有3600位此前从未在城市范围内使用过NOA的“沉默用户”,开始使用NOA功能,这3600位用户每天导航里程翻了两倍,晋升成为NOA的重度用户。
无论技术如何发展,终究要回归到市场层面观察其竞争力。相比今年5月门店试驾车还没有无图NOA的时期,目前理想汽车门店NOA试驾占比增长了近3倍,超六成进店用户都会体验NOA。从销量来看,30万元以上车型AD Max销售占比达到70%,40万元以上车型AD Max销售占比达到80%,相比年初,AD Max销量占比提升了34%。这些数据充分表明,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不断升级,消费者对理想汽车高端车型的认可度和购买意愿在不断增强,智能驾驶功能已经成为提升理想汽车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尽管面临着未知的挑战,但理想汽车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持续创新有望为其未来的销量增长和品牌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继续在汽车行业智能化变革的浪潮中引领潮流。